用不差钱的公积金来补贴养老保险?你同意吗
来源:济南众诚人力资源
发布时间:2021-10-09 13:20:01
8月23日:据报道,近日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我国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已降至“不足三人养一人”。未来养老金发放压力较大,相关部门正计划以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长期护理保险等补充养老保险。
众所周知,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下,我国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日益捉襟见肘甚至入不敷出。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五大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较上年同期仅增长15.5%,而支出却增长了18.1%,支出的增长明显大于收入的增长。
另一方面,与“五大风险”相比,住房公积金的收支明显宽松很多。许多专家同意这个“新想法”。首先,它是社保基金的振兴和一种创新。第二,是解决未来养老问题的智慧。
但是,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可靠吗?
首先,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面临政策障碍。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统称“社会保险”),这五项保险转移是合乎逻辑的,也是合理的,就像你把钱和你父亲的结合起来,前提是你是一家人。比如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可以一起用,都是公款。
但是,住房公积金是私房钱,由一个子账户组成,都是有名有姓,都是公民个人财产。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存储的余额。因此,以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的做法在法理上存在问题,甚至可能引发社会恐慌。
同样,职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也存在法律问题。职业年金是企业为职工设立的补充养老保险,没有法律依据支持企业年金与公款混合使用。
其次,住房公积金真的过剩吗?
人在生活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方面的困难,被迫的时候,就会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过,这方面的漏洞虽然补上了,但对方的漏洞也会随之而来。总的来说,问题终究会暴露出来。
“以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养老基金的不足,但显然这种补充功能不能高估,更不能视为从根本上解决养老基金不足的问题。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住房公积金实缴职工人数仅为1.2393亿人,但同期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2.6219亿人,前者不到后者的一半,这还不包括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较多的城乡居民。这意味着,即使“以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是有益的,也不是所有的养老保险参保人都能从中受益,而只有少数人能够受益。
不过,从实际角度来看,住房公积金确实有盈余,但可能只是一种假象。不用不代表过剩,可能还不是用的时候。很多人没有买房子,所以他们没有用这笔钱。但是,买房失败并不是因为有房住,而是因为住房公积金是杯水车薪,首付交不了,导致公积金使用资格不足。
最后,公积金补充养老金?付款方有最终决定权。
众所周知,近年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例如,低收入家庭和极端贫困家庭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患有重大疾病或因重大手术住院的家庭成员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从这个趋势来看,用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公积金补充养老金是否可行,不能由有关部门决定,也不能由少数专家来决定。有必要征求住房公积金缴纳人的意见。即使缴费人同意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第一步也是改革国家养老保险,保证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否则,一旦他们依靠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的改革将缺乏动力。毕竟有些人上班就开始赡养老人,有些人交了一辈子的养老金,却从来没有养老。
众所周知,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下,我国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日益捉襟见肘甚至入不敷出。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五大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较上年同期仅增长15.5%,而支出却增长了18.1%,支出的增长明显大于收入的增长。
另一方面,与“五大风险”相比,住房公积金的收支明显宽松很多。许多专家同意这个“新想法”。首先,它是社保基金的振兴和一种创新。第二,是解决未来养老问题的智慧。
但是,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可靠吗?
首先,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面临政策障碍。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统称“社会保险”),这五项保险转移是合乎逻辑的,也是合理的,就像你把钱和你父亲的结合起来,前提是你是一家人。比如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可以一起用,都是公款。
但是,住房公积金是私房钱,由一个子账户组成,都是有名有姓,都是公民个人财产。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存储的余额。因此,以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的做法在法理上存在问题,甚至可能引发社会恐慌。
同样,职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也存在法律问题。职业年金是企业为职工设立的补充养老保险,没有法律依据支持企业年金与公款混合使用。
其次,住房公积金真的过剩吗?
人在生活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方面的困难,被迫的时候,就会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过,这方面的漏洞虽然补上了,但对方的漏洞也会随之而来。总的来说,问题终究会暴露出来。
“以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养老基金的不足,但显然这种补充功能不能高估,更不能视为从根本上解决养老基金不足的问题。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住房公积金实缴职工人数仅为1.2393亿人,但同期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2.6219亿人,前者不到后者的一半,这还不包括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较多的城乡居民。这意味着,即使“以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是有益的,也不是所有的养老保险参保人都能从中受益,而只有少数人能够受益。
不过,从实际角度来看,住房公积金确实有盈余,但可能只是一种假象。不用不代表过剩,可能还不是用的时候。很多人没有买房子,所以他们没有用这笔钱。但是,买房失败并不是因为有房住,而是因为住房公积金是杯水车薪,首付交不了,导致公积金使用资格不足。
最后,公积金补充养老金?付款方有最终决定权。
众所周知,近年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例如,低收入家庭和极端贫困家庭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患有重大疾病或因重大手术住院的家庭成员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从这个趋势来看,用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公积金补充养老金是否可行,不能由有关部门决定,也不能由少数专家来决定。有必要征求住房公积金缴纳人的意见。即使缴费人同意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第一步也是改革国家养老保险,保证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否则,一旦他们依靠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的改革将缺乏动力。毕竟有些人上班就开始赡养老人,有些人交了一辈子的养老金,却从来没有养老。